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四大菩萨分别掌管什么方面?
四大菩萨一般指:
- 左胁侍,以智慧**。
- 右胁侍,以大行**。
观音菩萨 - 既为阿弥陀佛左胁侍,又以大慈大悲**,在人间以不遗余力地救度苦难众生。
地藏菩萨 - 救度一切有情,直至地狱尽空,以大愿**。灭度后弥勒佛出世前娑婆众生之救世主。
在弥勒佛时代尚未来临以前,与胁侍大智、大行会以佛法济度众生。
观音菩萨以慈悲**,常以各种化身救济世人苦难,广受世人尊敬。而地狱的众生,就由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愿意牺牲自己,而不立即成佛的地藏王菩萨救度。一般常把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合称四大菩萨。
中国有四大菩萨道场()之说:的道场是;的道场是山西五台山;的道场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是。
阿弥陀佛的另外一位胁侍:专修念佛法门的大势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示现为代表神通力、现愤怒相的金刚手菩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像雕塑和许多坐佛像雕塑,基本形态也就是山的形象,它符合“佛**灭”的宗教论点。佛身旁的迦叶、阿难二弟子,是立柱的姿态,象征严肃庄重,这形式与二弟子对释迦尊敬的内容是相符合的。许多皇陵前布置的成排石人,构成庄严的石柱群。加强了空间感与威严感,是增加对主人崇拜的气氛的形象。至于三角休两旁陪衬有两圆柱,在造型上起着对比和衬托的作用,使形式有变化而又统一。
两菩萨在二弟子旁边,菩萨雕塑的重点常落在一只脚上,形成曲线美的躯体,松弛的造型。无论是渡海观音,水月观音或媚态观音,都是松弛的抒情的姿态,有的还显得异常的美媚,饱满,半裸的人体造型,都是松弛的曲线形式的基调,这形式是亲切的,它被宗教雕塑用作救人苦难的菩萨,达到宗教宣传效果。
在两菩萨的外边,则是天王金刚力士,这些雕塑经常是采用几个基本图案造型组成一件雕塑形式结构,形成不稳的动态,对观者产生威胁。更明显的是刚进庙门时,就有入门抬头见金刚的雕塑像,有时像手举法器想往下打,优似泰山**上要滚下的大石,这种由三角住体或侧三角、侧梯形重叠组成的形式,构成不稳定感的基本形,被宗教雕刻用作显示威武的神--------“金刚力士”,这和宗教要使人精神感到重压的需要完全一致。而整个群雕的形式,则从不稳定的图案组合到较稳定的永恒感的山形。不同的形式又都起了衬托山形、**主佛的作用,加上金刚力士凶猛,菩萨、佛像的慈样和微笑表情,使朝拜者产生依赖佛和菩萨的心理。宗教艺术利用艺术形式为宗宣宜传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一些基本形式的规律并没有**性,生与死是在**社会形成之前就存在的,如三角的稳定感来源于山,圆形能转动和柱形的稳定都来源于自然科学的感受,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代,把这些形式为当时的统治**服务,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借鉴形式的规律为我们社会主义艺术创作所利用。
至于佛像与力士的体积大小,塑造形象的手法也完全不同:运用平和亮的雕刻造型技法表现主佛:以松弛和饱满的造型塑造菩萨:用强烈的局部结实跳跃的体积刻划力士。古代宗教雕刻作者用多种技法,把不同的性格赋予不同的神。这是雕塑语言的重要遗产。只要我们下功夫研究,就能从无数优秀的雕塑遗产中,找到大量较为宝贵的雕塑形式感的艺术资料。